登革热防治!这些简单的措施我们日常就能做……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40%以上人口(约25亿人)面临登革热风险,每年约50万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40%以上人口(约25亿人)面临登革热风险,每年约50万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
5月13日,自贡市举行2025年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来自全市的7支传染病防控队伍和1支医学救援队参加了此次演练,旨在检验我市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出行前,务必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及海关、卫生健康、疾控部门发布的健康风险提示。
你以为蚊子只是夏天的小麻烦?这种在地球存活了2亿多年的生物(比恐龙还古老),其实是全球最致命的动物杀手。气候变暖让它们越来越猖狂——现在蚊子活跃期比20年前多出近50天,连北方城市都开始全年闹蚊灾。
从过去的鼠疫、天花,到现今常见的流感、诺如病毒,传染病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国家最新发布的《健康素养66条》第九条明确指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关键环节,防控传染病人人有责。
蚊子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它们的繁殖几乎离不开水。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存在四种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可能致命的重症登革热不等。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全球登革热疫情呈较快速上涨态势。
夏季将至,是旅游出行、户外踏青的高峰期。但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夏季高温高湿持续,蚊虫活动频繁,正是登革热、疟疾、寨卡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以下是为您量身定制的夏季出行防护指南,助您畅享旅程!
随着气温升高和雨季来临,蚊媒密度持续攀升,登革热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显著增加。为切实做好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东凤镇多措并举筑牢登革热防线。
5月12日下午,狮山镇以“清积水 灭蚊虫 保健康”为主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专项活动,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浩文,区政协常委黄志生带队,组织官窑联合党委、卫健办、市政办、沙头社区、汀圃社区、新和社区及瀚洁公司等50余名工作人员,深入环境卫生黑点整治一线
扫描二维码进入“清积水大作战,无蚊家庭总动员”狮山镇防控登革热亲子活动H5页面。
10月30日,《2024年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全球报告》(以下简称“全球报告”)发布,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全球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很多人可能并不太清楚什么是革热登,这里我要给大家普及一下: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呼吁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登革热防控做好防蚊灭蚊!当前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提醒您截至11月21日以下区域新增登革热病例正在开展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请注意防范!▼▼▼(此表为11月14日至21日新增风险区域)家庭常见伊蚊“
其中,本地病例1238例,分布在广州294例、佛山275例、深圳164例、湛江77例、珠海58例、中山54例、东莞44例、清远36例、惠州35例、揭阳33例、肇庆27例、云浮22例、汕头21例、韶关17例,汕尾、阳江各16例,江门15例、潮州14例、茂名11例
请在上述区域生活、工作或活动的市民朋友们注意做好个人防蚊灭蚊,外出建议穿长衣长裤或喷洒驱蚊水;积极行动,清理住家及周围积水,清除或倒置各种闲置可积水容器,保持环境整洁。家中建议使用灭蚊片、驱蚊水、电蚊拍、喷雾罐、杀虫剂等,并使用纱门纱窗。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
登革热是由虫媒病毒(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感染登革热后主要症状有哪些,治疗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我们该如何预防登革热感染?本期健康科普请到广州医科大学附一院感染科主任卓超为大家解疑释
其中,本地病例1238例,分布在广州294例、佛山275例、深圳164例、湛江77例、珠海58例、中山54例、东莞44例、清远36例、惠州35例、揭阳33例、肇庆27例、云浮22例、汕头21例、韶关17例,汕尾、阳江各16例,江门15例、潮州14例、茂名11例
2024年第45周(11月4日至11月10日),全省新增报告1241例登革热病例。截至目前,2024年未报告死亡病例。
2024年第43周(10月21日至10月27日),广东省新增报告1785例登革热病例。截至目前,2024年未报告死亡病例。